阿閦佛為不動如來,對應的羅馬拼音為Aksobhya,意思為"不動",因菩提心堅定 (或者沒有嗔恚)不動如山,故名為"不動",有無嗔恚的意思。 《佛説阿閦佛經》中説阿閦佛為菩薩時,在大目 如來 (或譯為廣目如來)前發"於一切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不生嗔恚"等誓願,經過累劫的修行,終於在東方的阿比羅提 (妙喜)世界七寶樹下成佛, 佛剎 名為"妙喜"。 由於他的願力所感,佛剎中沒有 三惡道 ,大地平正柔軟,一切人都行善事,環境極其殊勝。 依《 大寶積經 》所説,往生 妙喜世界 的因緣多種,依佛所説,其根本因緣則是"應學不動如來往昔行 菩薩行 ,發弘誓心願生其國"。 [1] 中文名 阿閦佛 外文名 Aksobhya 別 名 金剛不動佛,不動如來 別 名 無動如來 阿閦如來 佛 國 妙喜 出處經典
中文名 大都穴 刺灸法 直刺0.3~0.5寸 主 治 腹脹,胃痛,嘔吐 配 伍 配足三里治腹脹 目錄 1 穴位介紹 2 事例病症 穴位介紹 中醫針灸穴位之一,隸屬足太陰脾經滎穴。 出《靈樞·本輸》。 【定位 】在足內側緣,當足 大趾 本節(第1 蹠趾關節 )前下方 赤白肉際 凹陷處。 一説"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"(《靈樞·本輸》)。 【解剖】 在 拇展肌 止點 ;有足底內側動、靜脈的分支;布有 足底內側神經 的趾底固有神經。 【主治】 腹脹,胃痛,嘔吐, 泄瀉 ,便秘, 熱病 。 【配伍】 配 足三里 治腹脹。 【 刺灸法 】 直刺 0.3~0.5寸。 【附註】足 太陰經 所溜為"滎"。 事例病症 有的老年人每晚都會 抽筋 ,通常醫院確診為缺鈣,可吃了大量補鈣的藥品和食品,都毫無效果。
(詞語解釋) 魚躍龍門 [1] ,中國古代神話傳説,又稱" 鯉魚跳龍門 ",指 黃河鯉魚 跳過龍門,就會變化 成龍 。 比喻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。 出自《辛氏三秦記》。 魚躍龍門的傳説故事,便發生在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。 李白《贈崔侍御》:"黃河三尺鯉,本在孟津居,點額不成龍,歸來伴凡魚。 "詩中的"孟津"即今洛陽下轄縣,北臨黃河。 [3] 中文名 魚躍龍門 釋 義 比喻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出 處 《辛氏三秦記》 發 音 yú yuè lóng mén 近義詞 魚升龍門 成語用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。 使用程度 一般成語 目錄 1 成語解釋 2 成語出處 3 成語典故 4 傳説故事 5 科學解謎 6 詞語辨析 7 成語用法 成語解釋 【解釋】: 比喻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。 成語出處
A man, who was miraculously found two years ago after he disappeared. However, he also hides some secrets, because the real Du Xun Yu has been dead for a long time, and the man only claims to be him. Soon, connected by a common enemy and goal, the pair join forces and begin to work together.
+1-670 : 北馬利安納群島 +1-671 : 關島
做灶择日首先要避开以下日子: 天火日: 正月、五月、九月的子日;二月、六月、十月的卯日;三月、七月、十一月的午日;四月、八月、十二月的酉日。 地火日: 一戍二酉三申四未五午六巳七辰八卯九寅十丑十一子十二亥,也就是说正月戍日、二月酉日是地火日,其余类推。 丙丁日: 因为是火日容易引起火灾,就像动土不用戊己日一个道理。 其次不用壬子日,水会克火。 绝烟日: 绝烟日以月份推算日子,分为正绝烟日和副绝烟日。 正绝烟为寅午戌月不能用丁卯日,亥卯未月不能用甲子日,申子辰月不能用癸酉日,巳酉丑月不能用庚午日,这是绝烟日,主败绝,不能做灶。 副绝烟日为寅申月忌辰戌日,卯酉月忌巳亥日,辰戌月忌子午日,巳亥月忌丑未日,子午月忌寅申日,丑未月忌卯酉日,选出来不用。
本段天文 紫微星就是 北極星 ,也是 小熊座 的主星。 北斗七星 則圍繞着它四季旋轉。 如果把天比作一個漏斗,那紫微星則是這個漏斗的頂尖。 我們把這種象"被羣星圍繞的紫微星"的人稱作紫微下凡的命。 但是被圍繞的範圍有大有小。 生在家為一家之主,生在國為一國之主。 小熊座 緊挨着 大熊座 ,它由28顆六等以上的星星組成,其中小熊座α星就是著名的 北極星 。 其中亮於4等的星有7顆。 α、δ、ε、ζ、β、γ和η(中文名: 勾陳一 、 勾陳二 、 勾陳三 、 勾陳四 、 帝星 、太子和 勾陳增九 )七星排列成鬥形,頗似北斗七星,但亮度較弱。 斗柄 末端的α是北極星,離 北天極 約1°,是 三合星 又是 變星 。 本段命理
泳の漢字情報。漢字構成、成り立ち、読み方、書体、異体字など。広韻情報もあります。
[3-4] 中文名 嘉應州 外文名 Kayintschu 別 名 嘉應府 行政區類別 州 所屬地區 廣東省 下轄地區 今 梅江區 , 梅縣區 ,五華, 興寧 , 平遠 , 蕉嶺 全境及 豐順縣 部分 方 言 梅州話 今名稱 梅州 設置時間 1733年 州 治 梅城(今 梅江區 ) 目錄 1 建制沿革 2 建州始末 3 得名 4 歷史沿革 5 區劃變化 區劃設置
不動如山